影像檔名:20171002《台灣糖鐵攬勝》許乃懿老師談南北預備線

影像所有權:郭振偉

一般民眾記憶中除了煙囪跟吃冰,還有小火車,因為以前糖廠是管制區,民眾不得進入。談文化路徑,世界遺產很多是這樣,像是絲路,像是英國跟德國等東歐國家的防衛野蠻民族的城牆,好幾個國家一起申請世界遺產,類似這樣的觀念、路徑的串連,實際上人就是因為要有路徑的串聯才有互動,如果沒有這些路線的串連也就是各自為政。

南北平行預備線的意義:不管它存在的年代多遠,它本身就很重要的意義,第一個表示那時候是反共復國的時代,它是一個國防的產物,它作為台灣最重要的外匯來源就是糖,這裡當然也有在運甘蔗,運到麻豆去,但除了運甘蔗,做成產品要輸出去才能換錢,所以這東西也很重要,所以就是運糖,從各糖廠至的糖經過南北線,最遠從台中,運到高雄去出口,幫台灣賺取外匯,70%以上的外匯是靠糖,所以對台灣來講是台灣的經濟命脈。

從各自為政的糖業鐵路到互相串連的戰備鐵路:日治時代各糖廠各自為政,基本上勢力範圍以河流做界線,做一個橋很花成本,以河流做界線,南北線就是把原本互不相干的做橋梁連接起來,西港大橋跟西螺大橋是很有意思的橋,那時候都是鐵公路併用,一座橋上火車也可以走,汽車也可以走,這是那個時代的產物,歷史意義非常大,南北線上這樣的橋樑大部分都是鐵路專用橋,這樣的鐵公路併用橋就是西螺大橋與西港大橋,旗站就是控制南北線要上下的重要節點,而且這裡可以交會列車。

司機眼中的恐怖點:西港大橋,上橋是一回事,其實糖廠火車要下橋是很危險的,會煞不住,所以因為要下橋,大概火車開上橋之後,他就要把油門縮掉,讓我車慢慢滑,一下橋他要「煞,放,煞,放」,火車才可以很平穩地下橋,糖廠的小火車沒有像台鐵有整個氣軔管連通,台鐵火車一剎車是整列車空氣壓縮就剎車,糖廠小火車沒有,是完全靠火車頭停住,停駐後面車廂就靠慣性作用,不能一下子就停下來,停下來後面就「碰!」一撞一定出軌,所以一定要慢慢煞下來,這地方也是台糖公司認為的恐怖點之一,除了這裡還有鳳山跨台鐵橋、北港復興鐵橋,還有從玉井下來也是整路一直下來,這幾個是恐怖點。

為什麼南北平行預備線是規劃從台中到高雄?第一個大概是糖廠都在台中以南,台中以北那個時候剩下不多,可能新竹、苗栗、后里月眉糖廠,剩下不多很難接。第二點那時候台北到竹南是雙線,竹南到彰化有海線跟山線,彰化以南縱貫線是單線,那時候包括台一線也不完整,所以西螺大橋通常是,台一線也才算真的全通,所以西螺大橋一通,台灣馬上有三條路線,縱貫鐵路、台一線省道、南北線,馬上就三條路線。

南北平行預備線的路線:基本上是從台中出發,大概走台三線差不多的路線,大概從台三線差不多的路線,一直走到濁水,名間喔,然後就順著集集線,線在集集線旁邊的自行車道,就是以前台糖的路線,一直鑽到二水,從二水再跨過縱貫線進到溪州,從溪州下來接西螺大橋,經過虎尾、大林、南靖、新營、學甲、佳里、永康、仁德、橋頭、鳳山,最後進到高雄林仔內,所謂平行線跟縱貫線平行,事實上是繞來繞去,我有廳北港糖廠的司機他講他有開過,他早上6點從北港出發,到林仔內就差不多7、8點,到了7、8點以後他就馬上回頭,到了林子內以後他把糖卸下去,那邊是進口的比如說飼料,他就把飼料直接運回北港,當然運回北港就第二天了,以前還可以繼續往南一直到屏東,停在一個紙漿廠,他把蔗渣這樣一直運到屏東,就是晚上10點、11點了,他要在屏東過夜,第二天再從屏東回去。

台南市密布的糖鐵:現在台南市的範圍裡面是全台灣糖廠最多的,有九座糖廠在台南市,相對路線也比較密布,台南市裡面有幾個重要旗站,從最北邊的長短樹、新營的調度室、果毅後旗站,再下來是佳里旗站跟西港旗站,這些是很重要的點,剛好也是好幾條路線交會的地方,也是幾個糖廠交界的地方。

廣告